国内外诗人相聚成都,共话“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成都国际诗歌周

国内外诗人相聚成都,共话“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成都国际诗歌周

今(21)日,第七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正式开启。来自国内外的诗人们相聚蓉城,赶赴这场诗歌之约。本次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世界的词根: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为主题,为期两天,诗人们将参加开幕式、诗歌主题沙龙、创作采风、诗歌进校园等活动。

上午,诗人们前去了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采风,一同在“成都”文字下合影留念。下午,各位嘉宾围绕本次诗歌周主题“世界的词根:历史文脉与当代华章”展开了讨论,阐述各自对该主题的见解。

1c1514cdea204e6dbf4828d7fa1eead0

诗人们在东郊记忆合影

追问历史文脉

“世界的词根、历史的文脉,讲的是一种传统和当代的关系。”安徽省文联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陈先发率先发表了对该主题的解读。历史文脉是珍贵的资源,我们要立足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与审美特性,进行持续的探索与创造,书写当代华章。传统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概念,不是一种封闭的容器,它在向我们日常生活的敞开中,依然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传统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在我们的写作和文化创造中,依然能提供许多新鲜、具体的、有效的启示,依然可以作为一种力量参与当下文化经验的创造。

f5120119731c45f7af354fbf1308a776

陈先发

对此,德国诗人、画家雷震(Margarete Werner)十分赞同,她认为中国艺术的留白、泼墨写意等等,给读者腾出了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她说,中文的优势在于文言和白话其实没有太大的界限,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措辞,还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自然、自由地分配运用,这也是中文一种很高的境界。她提到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他极力推崇汉字,便是因为中国古诗当中呈现的简洁、意味深长的语言,完全符合他追求的审美标准。

beec8b3e12024672963c089af3d7523d

雷震

“每个诗人就像是一个‘哑孩子’,都在寻找自己的声音,也就是自己的“词根”。”诗人娜夜说,自己早前喜欢西化的东西,但到了一定的年纪,会有意识地读一些古典文学的内容,这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过去,我们只是熟背而不知其义;现在,这种有意识、无意识地和历史建立联系,这应该也是每一个诗人必经的过程。”

51fa4aea55564873aca9f4eca26e9334

娜夜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诗人朱朱说,这个主题体现了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和中国对于现代进程的追寻与反思——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回看传统?在朱朱看来,传统其实就像是基因一样,深植在身体里,“即使你的写作如何的国际化,但最终在大的框架里,你还是相对容易被辨识出是一位中国人,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朱朱看来,写作时应该把历史传统作为一面镜子,致力于把传统文化转换并带到当代来。

57bdf55220734f06a243aff41d66ece6

朱朱

续写当代华章

“成都是诗的城市,伊朗也是诗的国度,都有着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和他们的杰作。”伊朗诗人阿布卡西姆·伊斯梅普尔·莫特拉格(Abolghasem Esmailpour Motlagh)在发言中说。

f6f61ac2fbda4bf1ba78417b9341c154

阿布卡西姆·伊斯梅普尔·莫特拉格

“成都有着诗歌的传统,有许多古代优秀的诗人都到过成都,并在成都留下了优秀的诗篇。成都似乎有着这样一种文化土壤,非常适合诗歌的生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联名誉主席、诗人梁平,作为“东道主”,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之于诗歌的特殊之处。他说,在成都的大学、社区、茶馆、街头等等,都能够听到诗歌的声音,伴随着诸如成都国际诗歌周这样的活动,诗歌将会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诗歌气象。

8f01ee865cf04e6580b4210b1b17b3e5

梁平

黑龙江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李琦深表赞同。她说自己来过成都很多次,第一次来成都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杜甫草堂,“那么多圣贤、先哲,我们崇敬的大诗人、大作家,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气韵,留下过他们的诗词,有如此的精神滋养,这里的土地怎么能和其他的土地一样呢?我们今天的看过的山河,是他们看过的、写过的山河,我们眼前的这些风景都是他们曾经游览过的。”她说,在一个历史文化浑厚,历史文脉悠久的地方,在如此根系发达的地方长出的果实,一定是丰盈的、充实的、汁水甜美的。

074472d2fe8847aaaec4c6f12831b8d2

李琦

“文学创作应更加向我们时代的丰富性敞开。”陈先发结合杜甫作品提到,杜甫诗中,不仅有在那个时代山川大地上跳动的个人之心,更集纳了那个时代众多的声音和形象,以诗歌凝成了历史的血和肉,如今读来,仍可见深刻的、整体的社会生态。历史文脉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文学自身的创造性,呈现传统与我们时代生活的复杂共生。

b313d213f979413a888ba99dee4aae36

康伟

“追问历史文脉好像容易一些,但续写当代华章,好像更难。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关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可实践的路径。”在沙龙的最后,《中国艺术报》总编辑、诗人、本次沙龙的主持人康伟感慨,虽然难以找到没有答案,但诗人不断地用文化情怀关照传统,他们对世界的追问永远不会停止,也永远在路上。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